能源动力-硕士学位点(专业学位)
一、学科点介绍
9001诚信金沙9001cc能源动力专业立足于我国核能与动力技术工程、核医学物理发展、核环境安全等对工程应用人才的需求,主要开展与反应堆工程、乏燃料后处理及其他核设施工程相关的关键基础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研究,非动力核技术如荷电粒子加速器技术、中子应用技术、辐照加工技术、医用同位素生产与应用技 术、辐射生物效应与核农学技术研究,核设施和放射性装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辐射防护关键问题,以及以重离子治疗、硼中子俘获治疗 (BNCT) 等新型先进放射治疗设备研发和PET 及其他先进核医学影像所涉及的关键基础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研究。
9001诚信金沙9001cc能源与动力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高尚思想品德、良好心理素质,能在核能与核技术工程或核医学物理领域从事研究、设计、 生产、管理的专门人才。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应对核能与核技术工程、核环境安全或核诊疗领域的发展现状、趋势及前沿领域有系统而深入的了解;掌握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博士研究生应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与运行、分析与集成、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能力。本专业硕士毕业生可在中国核工业集团及其下属企、事业单位、环保行业、医院、计量等单位工作,博士毕业生可到高等院校、研究院所、以及国家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工作。
二、学科点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1:核燃料循环工程
方向简介
乏燃料后处理是核燃料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国家核能发展战略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该研究方向将针对核能发展过程中卸载乏燃料中放射性核素分离和分析的需求,研究关键放射性同位素和稳定同位素的快速分离和分析技术,为乏燃料后处理提供技术支持。另外,该研究方向将针对核能发展和核设施退役过程中放射性废物的处置需求,开展放射性废物的固化、地质处置等所涉及的关键基础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研究,为放射性废物的处置提供技术支持。总体目标是培养乏燃料后处理及放射性废物处置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导师团队情况介绍
该方向导师团队在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及应用、核能放射化学、稀有同位素分离、乏燃料中放射性核素分离以及放射性废物的固化方案研究与设计等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在环境放射化学领域的许多研究属国内开创性工作,其研究成果受到国防科工局、中核集团等部门的高度重视及国内外同行的普遍关注。承担了国家国防科工局项目重大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及青年项目、甘肃省核科学与技术军民融合创新平台项目,以及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委托等多项军工及基础科研项目,取得了多项重要的创新性研究成果,为在这些领域实现进一步的科研创新和技术突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吴王锁教授主讲的课程“走近核科学技术”获批教育部金课、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
导师团队1:吴王锁(教授)、郭治军(教授)、陈愫文(教授)、史克亮(教授)、潘多强(青年教授)、田龙龙(青年研究员)、胡佩卓(副教授)、钱丽娟(副教授)、陈宗元(副教授)、刘同环(副教授)、王寅(副教授)、徐真(副教授)、何建刚(副教授)、靳强(副教授)
核燃料循环工程方向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围绕核燃料循环后段,即乏燃料后处理技术,以材料研发、设备研制、工艺开发为主线,开展乏燃料中铀钚提取、超铀元素和关键裂变产物分离相关的科学研究和技术转化,解决核燃料循环过程中所面临的核素高效分离和提取的关键问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锕系元素配位化学、海水提铀、镧锕分离、轻同位素分离、裂变产物分离、超铀元素分离、废物处理和处置等。近年来,该方向研究团队聚焦中心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平台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研究团队近五年获批基金委重大仪器专项、基金委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80余项,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100余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形成具有工程化应用前景的科研成果10余项,团队成员获得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宝钢教育教学特等奖、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
1)三价镧锕元素分离化学研究。研究团队综合过去几十年来在锕系元素萃取方面的成就,筛选合成了含氧的有机磷、有机酰胺疏水性萃取剂,以O硬供体原子络合镧系离子,选择性地将镧系元素萃取到有机相中;借鉴有机合成方法学的新成果,以含氮的杂环为母体,合成了一系列新颖的、亲水的含氮杂环类的络合剂,在水溶液中以N软供体原子选择性地络合Am(III)离子,将其固定到水相中。基于软硬酸碱(HSAB)理论,采用两相间的竞争性萃取策略,实现了三价镧锕系元素的高效分离。相关工作发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重要期刊上。
2)海水提铀研究。针对目前海水提铀材料所面临的困境及其关键科学技术问题,面向国家需求,拓展不同体系新型海水提铀材料。通过研究提铀材料结构调控对铀酰离子配位机制、吸附机理的影响规律,形成高效海水提铀功能一体化的设计方法;在多因素协同下,发展具备铀酰离子特异选择性吸附、高吸附容量、快吸附速率、抗生物粘附、低能耗等优异性能的新型提铀材料,并逐步实现其工程化应用。
3)离子液体对锕系及裂片元素的分离研究。研究团队在离子液稀释剂及萃取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合成了一系列功能化离子液用于碱性废液中铀的分离,高放废液或其它放射性废水中钚、镎的分离,及裂片元素99Tc、I的分离,取得了优异的分离效果。首次制备了一种功能化离子液可直接从高放废液中高选择性分离TcO4- ,并研究了其分离机制及两者的相互作用模式,为乏燃料后处理中99Tc的独立分离流程提供了依据。相关工作发表在Inorganic Chemistry等重要期刊上。
4)膜分离研究。膜分离是一种清洁、高效、经济的分离方法,但无法对大小相近,性质相似的多离子体系进行过滤分离。我们通过重离子辐照、阳离子掺杂等措施调控膜材料表面及膜层间孔的数量、尺寸和形貌,同时对孔上的配位基团进行精准的功能性化学修饰,获得高选择性类细胞膜的超级过滤膜和可控膜层尺寸的过滤膜,利用其孔径大小对水溶液中的无机离子进行选择性分离。同时自主设计和组装了渗透过滤装置并开展了渗透实验,实现了多种离子的分离。
导师团队2:张毅(副教授)、王寅(副教授)
随着我国核电规模的快速增长,产生的乏燃料积累与离堆储存问题日益严峻,乏燃料后处理迫在眉睫,而与实验紧密结合的高精度数值仿真技术是大型乏燃料后处理厂设计和运行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础。依托我校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与中核集团相关单位紧密协作,对标年处理能力800吨以上的乏燃料后处理大厂的设计及建设项目,主要从事乏燃料后处理(Purex工艺)的数字化研究。主要研究基于串级逆流萃取过程的高精度数值建模问题,通过对大型后处理厂设计与运行中的工艺流程计算、萃取设备设计约束、工艺参数测量验证以及临界安全问题的研究,重点解决铀/钚共去污-分离循环及铀/钚净化循环工艺段的模拟-仿真问题,最终达到后处理工艺数字化的目的。本方向的研究工作具备两大特色,其一是学科交叉,涉及核技术与核化工两个不同的研究方向,需要研究人员相互配合,紧密联系;其二是面向生产,直接解决企业设计运行中产生的实际问题,需要与中核龙安的工作人员联系紧密,定期交流,共同推进研究落地及成果转化。
研究方向2:核环境安全技术
方向简介
本方向主要研究各种核设施和放射性装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辐射防护关键问题,开展辐射防护系统设计、建造和对环境的影响评价等研究工作和应用工作。另外,也开展了核废物及放射性废物的处理与处置技术、放射性物质在地表、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包气带和大气环境中的迁移、转化、扩散规律等基础研究,为核废物及放射性废物的处理与处置及对环境的影响评价提供方法和技术支持。总体目标是培养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所需高层次专门人才。
导师团队情况介绍
导师团队1:侯小琳(教授,博导)、吴王锁(教授 博导)、郭治军(教授 博导)、史克亮(教授,博导)、潘多强(青年教授 博导)、陈宗元(副教授)、靳强(副教授)、刘同环(副教授)、邢闪(副研究员)、何建刚(副教授)。
围绕“双碳”目标和我国核能发展总体战略布局,针对乏燃料后处理、核设施退役、环境放射性安全评估等方面涉及的放射性核素分析问题及复杂体系中痕量放射性核素的分离提取难题开展系统性科学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基于质谱测量的系列难分析放射性核素的快速、准确分析技术研发;放射性核素快速、自动化分离技术和设备研发;锕系元素和主要裂片元素的特效分离材料研制;塑料闪烁体及双功能闪烁树脂研发及在线检测设备研制。近年来,团队取得了若干代表性创新成果,主要包括:
1)复杂基体中放射性核素的分离与分析。针对国内外对复杂基体中痕量放射性核素分析现状及需求,集中开展了基于质谱测量的系列难分析放射性核素的快速、准确分析技术,重点解决了复杂基体中痕量放射性核素的高效提取问题,实现了对目标放射性核素的高回收率和干扰元素的高去污系数。联合国内相关具有开展放射分析能力的团队,共同开展了与放射性核素分析相关的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制定。
2)关键放射核素的吸附机理及吸附模型。采用静态批式实验、光谱学分析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式,测定了核素在典型环境介质上的吸附作用,阐明了吸附机理,开发了结合理论计算与谱学分析的吸附建模思路,构建了我国不同地区粘土的吸附模型。研究结果填补了国内研究空白,对于准确预测处置条件下放射性核素的吸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3) 放射性核素与胶体的共运移行为及运移模型。开发了多孔介质、裂隙岩体等运移实验装置,系统测定了广泛条件下放射性核素与胶体的共迁移行为,首次发现并阐明了胶体可能阻碍高浓度核素迁移这一未见报道的现象及其机理,并构建了胶体与核素的运移模型。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研究空白,为我国高放废物处置库的安全评价提供了重要的数据与模型参考。
4)放射性核素快速、自动化分离技术和设备研发。针对放射性核素快速、自动分离分析需求,开展了放射性核素快速、自动化分离技术和设备研发,重点采用流动注射原理研究多核素逐级分离流程和微机控制的自动化分离装置设备,并将其同质谱测量相结合,建立了全自动放射性核素分析技术,服务于我国核能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相关技术可实现多样品的同时测量,也可实现批量样品的联合快速分析。
5)锕系元素和主要裂片元素的特效分离材料研发。针对复杂基体中放射性核素高效分离提取需求,重点研发了耐高酸、大粒径、辐照稳定性强、分离效率高的特效萃取树脂,解决了从高酸介质中分离提取目标放射性核素的难题。另外,针对目前的分析用树脂材料基本都依靠进口,价格昂贵且供货周期长的现状,通过树脂材料的研发,突破关键合成技术,有望实现国产化替代。
6)塑料闪烁体及双功能闪烁树脂研发及在线检测设备研制。针对α和β放射性核素的在线分析需求,开展了塑料闪烁体及双功能闪烁树脂研发,实现了目标放射性核素的在线分离富集,结合闪烁探测设备,研制可用于α和β放射性核素的在线检测设备,重点研制分离、分析和检测一体化的塑闪树脂和相关设备,减少核产业相关工艺过程中人工参与放射性分析操作的程度与照射量。
导师团队2:王铁山(教授 博导)、彭海波(教授 博导)、张利民(教授 博导)、方开洪(副教授 博导)、王强(副教授 硕导)、陈亮(副教授 硕导)、赵江涛(副教授 硕导)、关兴彩(副教授 硕导)、张硕(讲师 硕导)、律鹏(博士后)
该方向针对辐射场随时间、空间分布的特性、屏蔽方法以及环境与辐射场的相互作用开展研究。它的研究对生态环境、人类社会活动和核能安全利用至关重要。该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极端条件下辐射场与环境相互作用,辐射场探测,辐射场时空演化模拟,辐射场屏蔽和防护,核废物及危险废物的处理与处置技术,抗辐射材料的开发与评价,废物资源化技术,放射性物质及有毒有害物质在土壤、水体和大气等介质中的迁移、转化、扩散规律,核废物和危险废物管理的环境影响评价与安全分析等。
研究团队近五年获批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等科研项目10余项,主持横向合作课题20余项,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120余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5项。
近年来导师团队在该方向取得若干代表性成果,主要包括:
1)玻璃固化体的辐照效应:针对国际上广泛使用的高放废物玻璃固化技术中玻璃体的辐照效应开展研究,设计了玻璃固化体辐照效应的快速模拟方案,建立了玻璃固化体辐照效应的标准研究方法,研究了不同种类辐照对玻璃固化体的辐照效应,探索得到玻璃固化体辐照效应对应的微观机理,得到α衰变的反冲核和α粒子对玻璃固化体的影响,得到硼元素对辐照效应的影响。并初步建立了α衰变条件下辐照后玻璃固化体性能退化模型。在国家留学基金和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资助下,参与此项研究的导师与国际同行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并派出多名研究生开展长期的国际交流。
2)陶瓷材料和玻璃陶瓷材料固化技术:利用新处理法研究了单一钙钛锆石相玻璃陶瓷的最佳制备条件;探究了体系对不同模拟放射性核素的最大包容量;并结合离子辐照技术,从非晶化剂量、模拟核素分布、表面形貌变化等角度评估了钙钛锆石玻璃陶瓷的抗辐照性能。
3)半导体器件(材料)辐照效应:针对半导体器件(材料)开展研究,研究不同种类的器件(材料)在离子和激光作用下的辐照效应。基于热峰模型进一步提出了单粒子效应的物理过程模型和激光诱发的单粒子效应的物理过程模型。同时开展了不同半导体材料在不同辐射场中的辐照效应研究,开发半导体材料辐照效应的模拟仿真程序和实验方案,研究结果对减少航空航天中单粒子效应,提高元器件的可靠性有重要作用。
4)低能核反应研究:低能核反应是通过核素在伽莫夫能区“燃烧”,其燃烧速度主要由各反应通道的核反应截面所决定。课题组围绕国际热点难点的“锂丰度”问题,开展了锂同位素周边核素反应基础核数据测量,研究结果对解释天体物理中元核丰度和分布起重要作用。
5)辐射场探测技术与辐射防护:针对不同条件下核探测需求,设计开发了多款粒子探测器,围绕中子探测,研发堆低通量阵列式中子探测器、注水型便携式中子能谱仪、离线中子能谱“热释光片”。建立了BNCT治疗束中子通量精确测量方法,发展了中子能谱测量方法与关键技术,解决了BNCT中子束能谱准确测量问题。结合外骨骼机器人,研发强场下外骨骼机器人快中子防护服。特种水泥屏蔽材料开发,研制特殊需求(耐高温、抗冲击等)的屏蔽材料。
导师团队3:刘作业(教授)
研究方向:基于光谱、质谱测量的复杂成分介质中放射性核素分析取得的成果:利用激光电离结合飞行时间质量分析,研制了脉冲激光核素测量仪,实现了对特定场所气态流出物中关键痕量核素的快速检测分析。进一步,以反应堆退役材料的质谱测量数据为基础,利用反应堆的运行历史数据通过模拟计算,实现了对退役核材料中多种痕量中子活化放射性核素的快速甄别和活度浓度的表征。
导师团队4:杨冬燕,讲师,硕导
主要开展的工作包括:
1)高放射性废物的固化基材设计与筛选:针对高放射性核废物的特性,从化学组分与结构出发设计或筛选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固化基材,探索制备工艺,并对其关键服役性能(抗辐照性能、抗核素浸出性能等)进行评估。针对长寿命核素I-129,对其潜在的固化基材方钠石进行系统研究,得到了其制备工艺与条件,并对其长期稳定性进行了评估,为相关应用提供指导,基于本工作发表SCI论文一篇,授权发明专利一项。
2)反应堆结构与功能材料研设计与筛选:针对反应堆内各部件的功能定位,设计与筛选相关候选材料,从材料改性的角度提高其关键性能指标,满足应用需求。以钙钛矿材料为例,通过缺陷对其抗辐照性能与电子性质进行调控,确认了缺陷在材料改性中的应用,为提到同类型陶瓷材料的应用潜能提供方向。
研究方向3:核诊疗技术
方向简介
该方向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强核诊疗科技创新,聚焦精准靶向、高灵敏度、超分辨率的核诊疗技术及工程化应用研究。主要围绕新兴快速发展的先进放射治疗和核医学诊疗技术,开展加速器驱动硼中子俘获治疗、质子重离子治疗、靶向药物与分子影像探针、专用核医学成像技术、医用放射性同位素等研究。探索以9001诚信金沙9001cc附属医院及区域粒子放射治疗医院的临床科学和技术问题为导向开展科研成果转化。
导师团队情况介绍
导师团队1:李公平(教授 博导)、顾龙(教授 博导)、尹永智(教授 硕导)、潘小东(副教授 硕导)、张世旭(副教授 硕导)、关兴彩(副教授 硕导)
当前开展的研究方向包括:硼中子俘获放射治疗、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近距离核素放射治疗、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X-CT、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SPECT、放射性药物、分子影像探针、图像重建和人工智能以及辐射生物效应等。
该方向导师团队长期致力于核诊疗相关设备、技术方案的研制。在离子治疗、硼中子俘获治疗设备研制过程中,对其涉及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了深入的研究,研制的硼中子俘获治疗装置已安装完毕,正在进行束流调试;设计、研制了一台小口径PET,图像分辨率接近毫米水平,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碲锌镉探测器研制、重离子治疗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成果。团队中标硼中子俘获治癌装置(AB-BNCT)研制重大项目,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横向合作项目,参与科技部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科技委创新项目、省引导科技创新发展专项等项目。
导师团队2:刘斌(教授)、田龙龙(青年研究员)
针对同位素技术及其应用方面的国家需求,研究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化合物的制备、生物效应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具体研究内容包括:放射性药物研究,医用同位素的制备研究等。近年取得的代表性成果如下:
1)基于肿瘤微环境的放射性核素增效治疗研究。肿瘤微环境的乏氧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等降低了肿瘤放疗的效果,造成肿瘤放疗抵抗。本人通过纳米生物技术向肿瘤有效的递送放射性核素,同时通过二氧化锰催化肿瘤原位高浓度的过氧化氢产生氧气;借鉴临床白蛋白紫杉醇纳米药物和双膦酸盐药物制备出具有临床转化潜力的放射性药物,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实现了安全有效的放射性核素增效治疗,为临床放射性核素治疗提供基础,相关研究发表在ACS Nano, Small和 Theranostics等期刊,相关成国家发明专利已授权。
2)调节免疫微环境增效肿瘤放射性核素-免疫联合治疗的研究。癌症转移是造成癌症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放疗的远端效应通过激活免疫系统产生抗肿瘤免疫应答,从而克服癌症转移,但是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限制了远端效应。本人通过纳米生物技术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并且将核素治疗与免疫检查点治疗相结合,放大了核素治疗的远端效应,从而有效的克服了癌症转移,为临床治疗癌症转移的病人的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成果发表Matter,CCS Chemistry和 Bioconjugate Chemistry(被选为编辑推荐)等期刊,相关国家发明专利已授权。
3)可编码的DNA材料在核医学治疗和免疫成像中的研究。DNA核酸分子具有天然的生物相容性以及可编码性,在“精准医疗”中具有巨大的潜力。本人制备了可编码的DNA水凝胶实现肿瘤微环境特异性响应释放免疫佐剂分子,逆转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实现了有效的肿瘤放疗以及放射-免疫治疗;制备了肿瘤免疫指标高度特异性的核酸适配体核医学免疫成像探针,快速可视化的实现肿瘤微环境免疫指标的监测,为临床预测癌症免疫治疗的效果提供基础,相关成果发表Science China Chemistry和Advanced Materials等期刊。
研究方向4:核探测及应用技术
方向简介
核能及非动力核技术是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核探测及其应用是实现核能及非动力核技术开发、应用的基础。该研究方向主要开展两方面的研究,一是开展与反应堆工程及其他核设施工程相关的关键基础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研究,为反应堆工程及其他核设施工程建设服务;二是面向国家发展对核技术的需求,开展非动力核技术研究,主要包括同位素电源、荷电粒子加速器技术、中子应用技术、辐照加工技术、核仪器仪表技术、射线成像与无损检查技术、同位素生产与应用技术、辐射生物效应与核农学技术等。总体目标是培养核探测及应用技术领域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导师团队情况介绍
导师团队1:陈熙萌(教授 博导)、邵剑雄(教授、博导)、张红强(教授)、陈林(教授 博导)、汤亮亮(研究员 博导)、李湛(研究员 博导)、崔莹(副教授)、郭艳玲(副教授)、李博文(副教授)、邱玺玉(副教授)、张鑫(副教授)、杨爱香(讲师)、朱定军(工程师)
该方向导师团队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一线,在同位素电源研制、同位素分离、激光核物理、离子束与表面散射、光谱分析、热光伏电池制备、中子物理、材料辐照效应、射线成像技术等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系统设计、仿真分析、技术开发及试验测试经验,组成了知识结构合理、年富力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承担了国家国防科工局项目重大专项课题、军委装备发展部十三五装备预研共用技术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航天五院创新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青年项目、甘肃省核科学与技术军民融合创新平台项目、甘肃省核能核技术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以及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委托等多项军工及基础科研项目,取得了多项重要的创新性研究成果,为在这些领域实现进一步的科研创新和技术突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取得的部分代表性成果有:
1)同位素核电源可应用于深空及深海探测等国家重要战略领域,热光电式同位素电源是采用核热源发射的近红外光通过红外光电晶元转为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同位素电源技术,具有静音高效等优点。本研究方向围绕热光电式同位素电源展开其关键技术的研究,包括热源体研制、红外光电晶元研制、光谱控制技术及核电源样机研制等。团队建设了红外光电晶元实验室(百级超净间), 完成了新型同位素电池研制及反应堆核电源总体设计、标准同位素热源模块设计和输出热特性仿真、先进热光电转换及匹配、热光电式同位素电源系统样机研制及综合性能测试等研究内容,突破了标准同位素热源模块等效模拟体的设计及建造、小体积大温度梯度下的高效热控、耐高温大面积辐射器的高效光谱发射、耐高温大面积过滤器的高效过滤反射、光学腔高效能量传输、国产化光电晶元研制等关键技术,研制出了高效率热光电式同位素电源样机系统,样机效率达到15%,远高于温差热电原理的同位素电源6.8%的极限效率。
2)研制了国内首台适用于海洋和空间环境的热光电式同位素电池原理样机系统和热管堆热光电原理样机,其具备能量转化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提出了嫦娥探测器月面软着陆伽玛射线精确测高的工程技术方法,为嫦娥探测器月面软着陆任务的成功实施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为我国嫦娥三号、四号、五号落月任务的成功做出了突出贡献。
4)所研制的反应堆堆芯自给能中子探测系统已实现在我国军工任务中的首次国产化应用,并已应用到我国XX型号XXX研制试验任务中,突破了欧美国家在民用堆方面的技术垄断和军用堆方面的技术封锁,为解决我国核电堆及军用特种堆堆芯中子探测关键“卡脖子”问题做出重要贡献。
5)开展核与辐射场的生成、探测与防护技术、同位素分离技术、聚变核反应用靶膜分析,以及加速器终端设计等工作。近年来,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核四0四、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等涉核单位解决了诸多工程难题,得到了甲方一致好评。
6)聚变是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重要途经之一。随着我国一批托卡马克和仿星器项目的连续推出,国内聚变等离子体物理和能源研究的春天即将到来。我们针对聚变面壁材料钨的输运与诊断已开展了相关研究,积极参与包括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科技活动和数据评估会议。此外,我们对于裂变堆的探测和MOX燃料的成分也在开展相关的研究。
导师团队2:姚泽恩(教授 博导)、韦峥(青年教授 博导)、黑大千(青年研究员 博导)、徐大鹏(教授级高工 硕导)、张宇(副教授 硕导)
近年来导师团队在该方向取得若干代表性成果,主要包括:加速器D-D/D-T中子源技术及中子探测技术:加速器D-D/D-T中子源作为典型的准单能中子源,是裂变核能、聚变核能、核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导师团队成功研制了9001诚信金沙9001ccZF-400强流D-D/D-T中子发生器,为中子物理基础研究和中子应用技术研发奠定了基础;成功研制了9001诚信金沙9001cc紧凑型D-D中子发生器,中子产额达到6.8×108 n/s,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行列(工信部),技术成熟度8级。依托中子发生器平台建立了2.45 MeV、14 MeV、0.025 eV标准化中子辐射场,并发展了高含氢ZnS闪烁体快中子探测器、U-235/ U-238中子裂变电离室探测器、光纤闪烁体中子探测器、中子能谱反演测量技术等,部分成果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三、相关课程和基础要求
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完成不少于9学分的公共必修课程学习,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工程伦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等课程;不少于9学分的专业必修课程学习,包括核科学与技术前沿讲座、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核燃料循环等课程;不少于9学分的专业选修课程学习,包括核安全导论、加速器工程、粒子治疗中的医学物理等课程。学生可根据研究方向,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选择相应的课程来完成课程学习内容。此外,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需完成开题报告、中期考核、专业实践、预答辩、学位论文答辩等环节,可被授予相应学位。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