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首页 >> 师资队伍>教授、研究员 >> 正 文

胡碧涛

2021-05-21  核学院

职称: 教授
所在研究所:原子核物理研究所
通讯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天水南路222号,9001诚信金沙9001cc,730000
电子邮件:hubt@lzu.edu.cn
办公室电话:+86(0)931 8913543
传真:+86(0)931 8913551
研究方向:1)中高能核物理;2)飞秒强激光物理;3)射线探测与成像技术
主要学习、工作简历:
1991年-1996年: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前苏联列宁格勒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1996年-1999年:于9001诚信金沙9001cc现代物理系从事离子-原子相互作用研究工作。
1999年-2002年:于美国国家实验室CEBAF从事中能核物理的研究工作。
2002年-现在:于兰大从事极端条件下的原子物理与中能核物理研究
2004年-2007年:主持新建成了飞秒强激光核物理实验室
2005年-现在,被聘为9001诚信金沙9001cc原子核物理研究所所长。
2006年-现在,被聘为9001诚信金沙9001cc副院长。
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2007年-现在:主持新建了电工电子学实验室,电力电子实验室,核技术实验室,辐射防护实验室以及数据获取实验室;扩建了核物理实验室,核探测实验室和核电子学实验室。主持完成了三个新增本科专业的建设,以及原有两个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
2009年,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并作为地方组织委员会共同联合主席(Co-Chair),在9001诚信金沙9001cc大学成功举办了规模达600余人的“第六届全球华人物理大会”以及“中美强子物理会议”。
主要学术兼职:
美国CEBAF实验室E02-017实验的发言人(Co-PI);美国国家实验室超核研究组HKS与HES课题组成员;2005年中美中能物理研究协作会筹备委员的执行委员;2006年“中美中能物理研讨会暨讲习班”组织委员会共同联合主席(Co-chair);2007年“奇异核物理国际学术会议”组织委员会委员;中国核电子学协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动力学》教学研讨会理事;美国CEBAF实验室核子形状因子与核子自旋结构研究组成员;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2009年“第六届全球华人物理大会”以及“中美强子物理会议”地方组织委员会共同联合主席(Co-chair);中国物理快报特约评审
主讲课程:原子核物理学、电动力学、专业外语
获奖统计:
(1)  2011年,宝钢优秀教师奖
(2)  2011年,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教育部特色专业(专业负责人)
(3)  2011年,省级核科学专业教学团队(团队带头人)
(4)  2010年,甘肃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一获奖人)
(5)  2009年,甘肃省领军人才
(6)  2010年,“原子核物理”国家精品双语课程(第一主讲人)
(7)  2010年,9001诚信金沙9001cc优秀教师奖2项
(8)  2009年,9001诚信金沙9001cc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一获奖人)
(9)  2009年,9001诚信金沙9001cc师德标兵
(10) 2009年,9001诚信金沙9001cc第二届“我最喜爱十大教师”
(11) 2009年,“原子核物理”甘肃省精品课程(第一主讲人)
(12) 2007年,“核技术”教育部第一批特色专业(负责人)
(13) 2007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主要科研成果:
一、科研简介:长期从事核物理、核技术以及极端条件下的原子物理方面的研究工作,在低能(p,n)反应研究方面,观测到了同位旋相似态对同质异能态形成截面的影响,并由此探索出了研究同位旋共振态衰变方式的新途径;在中能核物理研究方面,通过电子极化转移,系统地测量了束缚在2D和4He核中质子的形状因子,研究核介质效应,得出了质子的电磁形状因子之比,此研究进一步凸现了电子极化转移法与Rosenbluth法所得结果的差异,刺激了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被影响因子高达33的学术期刊所引用;在核技术方面,系统从事了Micromegas位置灵敏探测器的研制,原创性地提出了通过延迟与符合相结合来提高位置分辩的方法,该方法能将14MeV中子探测器的位置分辩提高到92um这一高水平,比不采用此方法的同样探测器位置分辩提高了约3倍;在极端条件的原子物理研究方面,新发现了高电荷态离子在晶体表面掠射过程中,能损,电子辐射,x射线辐射以及出射离子电荷态对晶体表面结构以及晶列取向的依赖关系,首次认真研究了高电荷态离子与固体表面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表面下自电离与旁馈过程,并建立自己的模型解释了实验现象。此外,还负责新建了飞秒强激光核物理实验室,并该实验室设备为基础开展一系列理论与实验研究。发表SCI收录论文80余篇,EI收录论文16篇,其中在PRL上发表论文10余篇,在PRC,Nucl. Phy. A等二区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论文被他引280余次,其中70%的引用文献属于一区和二区,最高影响因子达33。
二、所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1)“低速高电荷态离子在固体表面散射时的非弹性能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4年01月-2006年12月,22万元,负责人
2)“Lambda超核的寿命和能谱的实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6年01月-2008年12月,35万元,负责人
3)“通过反冲极化方法对质子电磁形状因子以及ep散射过程中双光子交换贡献的实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8年01月-2010年12月,项目第二负责人,全面负责项目实施,到帐20万
4) 军工863预研项目,总装,2008年06月-2009年05,13万元,负责人
5)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2008年01月-2010年12月,50万元,负责人
6) 中子探测器的实验室测试,企事业单位委托,2010年06月-2011年7月,20万元,负责人
7)“Micromegas 探测器在快中子成像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9年01月-2011年12月,个人到帐经费10万
8)基于宇宙射线u子的高z核物质检测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1年01月-2013年12月,个人到帐经费7万
9)“基于飞秒强激光的核天体物理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重点项目,2010年06月-2013年05月,32万元,负责人
10)“lambda重超核寿命的直接实验测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1年01月-2013年12月,全面负责项目实施,个人到帐合计32万
11)“利用主动中子测量乏燃料中U-Pu含量的新型无损探测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预研,2011年01月-2013年12月,59万元,负责人
12)理科博士点基金2项目,其他横项目多项,合计经费60余万元
13)“基于高品质GeV电子束的核子结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2年01月-2016年12月,300万元,负责人
 三、代表论文、著作(up to 10):
1. Du, HC (Du, Hongchuan); Hu, BT (通讯作者),Propagation effects of isolated attosecond pulse generation with a multicycle chirped and chirped-free two-color field,PHYSICAL REVIEW A,84, 023817 (2011)
2. Du Hong-Chuan and Hu Bitao(通讯作者),Broadband supercontinuum generation method ombining mid-infrared chirped-pulse modulation and generalized polarization gating,Optics Express 25958, Vol. 18, No. 25, 2010
3. Du, HC (Du, Hongchuan); Wang, HQ (Wang, Huiqiao); Hu, BT (通讯作者) Isolated short attosecond pulse generated using a two-color laser and a high-order pulse PHYSICAL REVIEW A, 81 (6): Art. No. 063813 JUN 15 2010
4. Luo, XW (Luo, Xianwen); Hu, BT ((通讯作者); Zhang, CJ (Zhang, Chengjun); Wang, JJ (Wang, Jijin); Chen, CH (Chen, Chunhua) “Energy loss and electron and x-ray emission of slow highly charged Arq+ ions in grazing incidence on an Al(111) surface” PHYSICAL REVIEW A, 81 (5): Art. No. 052902 MAY 2010
5. B. Hu etal “Polarization Transfer in the 2H(e,e’p)n reaction up to Q^2=1.61 GeV/C^2” PHYSICAL REVIEW C 73(2006)064004
6. Wang, JJ (Wang, Jijin); Zhang, J (Zhang, Jian); Gu, JG (Gu, Jiangang); Luo, XW (Luo, Xianwen); Hu, BT (通讯作者) Highly charged Arq+ ions interacting with metals PHYSICAL REVIEW A, 80 (6): Art. No. 062902 DEC 2009
7. …B. Hu etal.Recoil Polarization Measurements of the Proton Electromagnetic Form Factor Ratioto Q2=8:5 GeV2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04, 242301 (2010)
8. …B. Hu etal Probing Quark-Gluon Interactions with Transverse Polarized Scattering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05 (10): Art. No. 101601 SEP 2 2010
9. …B. Hu etal Cross sections and Rosenbluth separations in H-1(e, e ' K+)Lambda up to Q(2)=2.35 GeV2  PHYSICAL REVIEW C, 81 (5): Art. No. 052201 MAY 2010
10. …B. Hu etal Proton spin structure in the resonance region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98 (13): Art. No. 132003 MAR 30 2007

上一篇:侯小琳

下一篇:康康(青年研究员)